第173章 应天府-《我给爷爷哭坟,朱元璋你激动啥?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朱元璋虽然没说,但朱雄英也清楚,虽然有着鼎力支持,但自己绝对不能烂泥扶不上墙,权力无法杜绝质疑的声音,但政绩可以。

    朱雄英恭敬地应道:“是,皇奶奶,孙儿一定会牢记您的教诲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哈哈大笑,马皇后闻言,眼中亦是闪过一丝赞赏的神色,她轻轻拍了拍朱雄英的手:“英儿,你果然是个懂事的孩子,只是奶奶希望你能记住,无论何时何地,有事都要跟奶奶说,知道吗?”

    朱雄英躬身行礼:“是,皇爷爷,孙儿定不负您的期望。”

    整顿莫愁湖环境,妥善安置迁徙来的富户,这不仅是他的第一个任务,更是他在大明朝廷第一次崭露头角的机会。

    朱雄英不敢耽搁,策马先行直赴大天界寺,道衍和尚已在寺院中静候多时。

    两人见面便直入主题,朱雄英将他构思的步骤细细道来,而道衍和尚则静心聆听,不时点头,表示会意。

    不过道衍虽然尚未归心,但也不只是当点头虫,而是根据他对京城的了解,针对朱雄英的初步计划提出了一些细微的修改建议,使得整个计划更加完善,更加贴近实际。

    朱雄英亦是虚心接受,对计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。

    商议既定,道衍和尚不好太多抛头露面,朱雄英便邀请潭王朱梓和鲁王朱檀两位叔叔同行,一同前往应天府衙。

    应天府衙坐落在城中的繁华地段,门前石狮威武,朱雄英一行人在门前下马,向门房通报。

    府尹高守礼闻讯三位亲王联袂而至,赶紧带着应天府一众官员亲自迎了出来,门前简单的寒暄过后一行人便进入了府衙内部。

    府衙的议事厅内,梨花木书架上摆满了典籍,墙上挂着不少字画,显得文人气息浓厚,府尹高守礼请朱雄英等三位亲王上座,并命人奉上了清茶。

    朱雄英环视一周缓缓开口:“高府尹,此次我与两位叔叔前来,乃是因为陛下赋予的一项重任,也是伱之前所上奏的内容.莫愁湖周围确实混乱,需大力整顿,同时还要妥善安置各布政使司迁徙来的富户。”

    应天府的一众官员有些讶然,这可不是什么好活,妥妥的烫手山芋。

    之所以这么说,其一是因为这些迁徙来的富户虽然眼下困顿不堪,但毕竟都是一方豪强,而京城的京官们也都是各地籍贯都有,这些人只要肯使钱贴脸面,在朝中也是各有门路都很能闹腾;其二是因为莫愁湖周围的破落户一贯是应天府眼中的“刁民”,这些人不仅刁泼难治,惯于对抗五城兵马司,而且此地虽然是“鬼市”,却也是整个京城商业循环里必不可少的一环,若是直接连根拔起,这么多人成了游民不说对治安造成多大乱子,就是很多城内外的交易也没法进行了,这相当于应天府自己给自己找麻烦。

    “计划先在聚宝门外建立一大片安置房,将莫愁湖附近的外地富户和本地破落户整体迁徙过去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